本篇文章1073字,讀完約3分鐘

□李木一(平武)

毛主席說,戰爭中沒有死人。 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,領導人的兒子和千萬中華兒女一樣,付出了生命的代價,他們的鮮血聚集在歷史的豐碑上。 烈士中有我的三爺,四川遂寧鄉下的李泰貴。 他和許多烈士的忠骨,至今仍埋葬在異國土地上。

【快訊】我的三爺爺長眠在朝鮮

據父親講,我們李家上個世紀在遂寧縣白馬鎮花朝門村的大溝灣一大家人,一邊耕種土地,一邊開染坊,農忙時期耕種作物,農閑時期大家都在染坊工作。 當然,青少年學習讀書的是耕讀傳家。 三爺爺是我爺爺的表弟,1932年出生,和我爺爺一起讀補習班,除了寫得好之外,還學過幾年西醫。 1949年12月遂寧解放后,17歲的三爺爺成為白馬鎮衛生院的醫生。

【快訊】我的三爺爺長眠在朝鮮

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,三爺才18歲,當時全國人民參加志愿軍保家衛國的熱情空前高漲。 在白馬町的志愿軍征兵所,三爺主動詢問報名情況。 親戚看到情況,趕緊把三爺拽出來,問他想干什么。 三爺爺認真地說,他希望參加志愿軍,向著早晨戰斗。 那個親戚小聲說,戰爭需要死者。 你還這么年輕,家人需要你。 請不要死。 親戚們不斷勸說,但三爺反復表達自己的意見,說服家人成為志愿軍的士兵。 其實,三爺積極參加志愿軍是因為多少受到了他表哥我二爺李文彬的影響。 二爺爺于1938年參加川軍李家鈺將軍的部隊,出??谷?,在血戰臺兒莊,不幸被日軍俘虜。 李家鈺將軍于1944年在河南戰場壯烈殉國,成為抗日戰場上張自忠后第二位從戰場上犧牲的集團軍司令,忠烈英雄,全民族敬仰。 二爺被俘后被帶到日本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等地,建立了鐵路、軍用機場。 太平洋海戰爆發,二爺被美軍救出,經香港輾轉回到川軍部隊。 1949年,第二爺爺隨軍在彭縣起義,成為解放軍戰士,為解放大西南立下多次戰功。

【快訊】我的三爺爺長眠在朝鮮

三爺讀補習班,知道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的道理。 他說,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,就是把國家的安危置于個人的生死之上。 因此,抗美援朝集結號響起時,他踏上了保衛祖國的旅途,他必須像表哥一樣成為英雄。

1950年10月,三爺和志愿軍一起在早晨戰斗,在炮火連天的朝鮮戰場上,擔任衛生員的三爺冒著槍林彈雨,多次越過火線,拯救了無數傷員。 1952年,三爺救出重傷戰友時被敵軍轟炸,不幸19歲時中彈身亡。

時間流逝,我出生的時候,三爺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將近40年了。 我出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父親也不知道三爺爺長什么樣。 三爺一張照片也沒留下過,但是每當人們提起抗美援朝的時候,我就會想起三爺,他的樣子,大概就是英雄的樣子吧。

【快訊】我的三爺爺長眠在朝鮮

現在70年過去了,三爺的遺骸留在異國,但共和國不會忘記。 我們永遠懷念他,他的英魂也早就回老家了。

標題:【快訊】我的三爺爺長眠在朝鮮

地址:http://www.durst-pro-usa.com//myjy/16330.html